今年,本市要做10条新的“绿波带”,涉及路口100个。二环到通州,要启动“绿波带”走廊建设。
上午,市交通委科技处副处长周宏亮、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科技信息通信处信号灯科科长范永强、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李振龙作为专业嘉宾做客北京交通广播“治堵大家谈”节目时透露,市交通管理部门正在研究实施本市信号灯深度改造方案,全市3300多个信号灯将维护升级。
“绿波带”:一路绿灯
据介绍,“绿波带”是一种线控系统,世界上第一个线控系统1917年出现在美国盐湖城,其实“绿波带”就是一种信号协调控制方式,规定好路段车速后,在指定的交通线路上的各路口实行统一的交通信号灯协调管理,以确定车辆到达每个路口时都能连续遇到“绿灯”。
主干路上交通流量比较均匀,路口间距400到800米,交通秩序良好等条件具备,就可以考虑设“绿波带”。“绿波带”道路上,车辆的速度通常要比道路设计速度低,这与道路交通状态有关,一般而言,北京的相关道路建议车速是保持在时速20到40公里。
本市第一条“绿波带”1999年出现在平安大街上,至今效果都很好。最长的“绿波带”在地安门到五路居,涉及29个路口。工体北路的“绿波带”,则只涉及两个路口,是本市最短的“绿波带”。目前本市已共有67.2公里、20条“绿波带”。
在“绿波带”设置理念、空间上,北京以中轴线切分,往出城方向有一个“绿波带”的偏重设置,一般建议车速四环内每小时40公里,四环外每小时50公里。时间上,早晚高峰和夜间,“绿波带”出城方向比入城方向更偏向控制进城流量;在潮汐状况明显、交通流量大的热点地区,会进行区域优化梯次控制,让车辆有序进入城中心热点地区,出城方向则会通过“绿波带”让车辆快速通过。
扫“二维码”可报修信号灯
今年,交管局正在研究本市的信号灯深度改造方案,还会对全市3300多个信号灯进行维护提升。嘉宾介绍,所有“绿波带”信号灯必须是计算机联网控制的。但本市有的地方的信号灯还不是联网控制。所以,今后,本市主干道及相交道路的区域,会运用整体更换、挪移、联网等手段,对信号灯进行一次整体升级。
同时记者获悉,在城区主要道路信号灯的信号机机箱都张贴了信号灯的“名片”——二维码,信号机机箱一般在红绿灯路口拐角街面上。市民可以扫描这个二维码,获得联系方式向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信号灯故障、信号不合理等信息、建议。此外,北京交警APP上市民也可以提出信号方面的建议。
现在,本市每天有80多个维护车组、200多个专业维护人员巡视维护信号灯,频率保证每个路口每年不少于4次。
今年10条“绿波带”运行
记者了解到,今年,本市要做10条新的“绿波带”,涉及路口约100个。如从中心区的二环到通州区,要启动“绿波带”走廊。2015年到2020年,本市的“绿波带”有一个“五横七纵”整体规划战略,其中“五横”道路涉及长安街、地铁路、平安大街、朝阜路、两广路的东西沿线,这五条路的东西要“贯穿”,而二环到通州区的“绿波带”走廊就是要通过“五横”实现。
此外,广渠路东延会设“绿波带”,通州老城区的新华大街、运河大街今年也在实施“绿波带”建设。
如何设置“绿波带”?
有听众还提出,朝阳路、朝阳北路、姚家园路有没有可能实施“绿波带”建设?嘉宾在节目中表示,目前,本市对77条主要干道交通状况、流量、信号灯状况都有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北京中轴线西侧道路及北侧部分道路更便于设置“绿波带”,难点在东侧道路,东侧相对人口密度更大、车流量更大。“因为一条干道每小时、每车道流量在1500辆以上的话,‘绿波带’会没效果。东部区域的道路需要先打开节点。”
而关于“绿波带”设置速度看似较慢的问题,嘉宾回复表示,设置“绿波带”前期的交通调查需要一到两周,需要挨个路口调试优化,加上后期评价、介入大数据分析等,反复开展校正、优化,快的话也需要一个月,慢的话不到两个月完成。每条“绿波带”设置都要精细化,要保证做好的“绿波带”的效果。
以往本市评估“绿波带”效果,开着车去人工记录采集数据,效率低,人力物力投入大。现在,路政巡查人员每天在主干路上跑,用手机APP软件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路段时自动记录,对既有“绿波带”进行及时动态的跟踪观测。